飛鳥時代 ‧ 六角堂創建

(6世紀後半~8世紀初)

相傳聖德太子於用明天皇2年(587)為找尋四天王寺的建材來到一處池塘時,因夢見顯靈,而在池畔建了六角御堂,並將自身所持的護持佛安置於堂中,此為華道插花發祥地──紫雲山頂法寺,也就是六角堂的創建緣由。六角堂的北面尚留有傳為太子沐浴過的池跡。職掌六角堂的僧侶,其始祖為遣隋史小野妹子,因此僧侶居於池畔的僧坊,便逐漸被人喚為「池坊」。池坊祖先朝夕於佛前供花,至此往後代代便以插花馳名。

《紫雲山頂法寺六角堂》
 
 

平安時代 ‧ 華道插花的萌芽

(8世紀後半~12世紀後半)

到了平安時代,由於淨土信仰,佛前供花逐漸普及,供花的形式於《平家納經》與《鳥獸戲畫》中可見端倪。另外,貴族也在「寢殿造」樣式的邸宅中,舉行找尋與花草相配的瓶器,並將草花插於此瓶中觀賞的「花合」遊戲。

《鳥獸戲畫》
 
 

室町時代初期至中葉 ‧ 初期的華道插花

(14世紀中葉~15世紀中葉)

14世紀進入15世紀之際,隨著新的「書院造」住宅様式,出現了華道插花的雛形,人們在屋裡創造了稱為「押板」的空間,也就是掛著畫軸、擺飾插花的空間──「床之間」的原型。此時代留下了池坊專慶於瓶中插花吸引眾人競相觀賞,與池坊於京都皇居中插飾立花的紀錄。

《室町時代的「押板」裝飾》
 
 

室町時代中葉 - 安土桃山時代 ‧ 華道插花的成立

(15世紀中葉~16世紀後半)

京都因應仁之亂而成焦土,戰亂擴展至日本全國。此時,由於觀音信仰與太子信仰,六角堂愈受人們崇敬,而聚集了許多民眾。自專慶以來,不斷進化昇華的華道插花也廣為世人所知。16世紀前半,池坊專應開啟了新的發展,於《專應口傳》中述說了華道插花的思想哲理。在繼承專應的專榮自撰傳書中,可窺見當時立花的具體骨法圖。

《專應口傳》
 
 

安土桃山時代 - 江戶時代前期 ‧ 立花的大成

(16世紀後半~17世紀後半)

歷經長期的戰亂,到了安土桃山時代逐漸有了統一的跡象,展開了以城郭建築為代表,雄大並且豪華絢爛的文化。此時,31世池坊專好十分活躍,文祿3年(1594),專好於諸侯前田邸的大廣間中插立了大砂物,此象徵時代的雄偉大作,被讚為「池坊一代之力作」。安土桃山時代開始綻放的立花,最後由32世池坊專好集其大成。

《前田邸的大砂物(復原作)》
 
 

江戶時代前期 - 江戶時代中期 ‧ 立花的普及與生花的成立

(17世紀後半~18世紀後半)

隨著立花的普及,《立花大全》等理論書相繼刊行。之後,寶永5年(1708)京都的一場大火,為豪華的元祿文化打下了終止符,六角堂也因而燒毀。以享保13年(1728)再建的六角堂為中心,池坊立花普及至日本全國。此時,百姓家庭「床之間」中插飾的抛入花也逐漸獲得注目,池坊於18世紀前半的元文・寛保(1736~1742)年間,確定了與今天相去不遠的生花樣式。

《立花大全》
 
 

江戶時代中期 - 江戶時代後期 ‧ 幹作立花的成立與生花的流行

(18世紀後半~19世紀中葉)

起先出現了稱為遠州流、源氏流等插花流儀,生花(發音為shoka或seika)的樣式廣為流行。另一方面,傳授的形態漸臻完備,成立了家元制度。隨此發展,立花也邁向定型化,出現了製作理想樹形的幹作技法。

《插花百規》的生花
《新刻瓶華容導彙》的立花
 
 

明治 - 昭和初期 ‧ 正風體的普及與投入‧盛花的成立

(19世紀中葉~20世紀後半)

隨著華道插花的普及,42世池坊專正定立了易學易教的正風體花形,並刊行自身的作品集。普及後的正風體經過明治、大正與昭和時代,成為生花的規範。另一方面,隨著文明開化,順應日常生活的西化,投入・盛花等插花也逐漸流行,明治末年到大正期間,出現了許多新興的流派。

《舊儀裝飾十六式圖譜》中專正的立花
 
 

邁向未來 ‧ 今天的華道插花

二次大戰後,池坊即以重建文化為目的,展開活動。現今的家元池坊專永宗匠於1945年,由於先代的驟逝,以年幼之齡繼承成為四十五世家元。家元及早便開始探究新時代的插花,以經年鑽研的成果,於1977年發表生花新風體,1999年發表立花新風體,並持續研究適應時代的新様式。2012年池坊迎接了被記載於歷史文獻《碧山日錄》後的第550年,並展開一連串的慶祝活動。今天,池坊也朝向未來不斷邁進。

  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立花新風體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生花新風體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自由花

 
Copyright  ©  2014 華道家元池坊
Designed by: iware 網頁設計
TOP